四红人

字:
关灯 护眼
四红人 > 蝉动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节舆论交锋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节舆论交锋


凌晨的山城寒风凛冽,树木的枝叶在狂风中摆动,街道上空无一人,《中央日报》印刷车间内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景。

确保油墨干透的熨烫机发出阵阵白雾,水汽蒸腾间,工人们将刚刚印好的报纸打包、搬运到卡车和骡车上,各种呼喝声不断。

月光下,可以看见最上面的报纸印着“逆匪蓄意摩擦,中┴央撤销番号”等字样以及多幅照片。

“中央公园4900份!”

“七星坎3000份!”

印刷车间负责人手里拿着分配表,站在车间门口大声报着地名和数字。

这些数字是送往每个发行点的报纸数量,随后报纸会从上述地方再送往更下级的销售点。

自从国府西迁,随着无数知识分子的到来,山城的报纸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截止1940年年底,山城所有报纸的发行量高达数十万份,仅《大公报》一家,每天的日报发行量就有九万余份。

这也是果党越来越重视新闻检查的原因,只要控┴制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国府可以随意编造任何“真相”。

由于今天这份报纸干系重大,新闻检查处与中统非常重视,全程监视了印刷流程,以确保报纸上的内容不错一字,完美传达某人的意图。

看着一辆辆卡车、骡车驶出报社后门,特务们长出了口气,打着哈欠准备离开,在这盯了一整晚,纵然是铁人也熬不住。

见状,一个刚入职的小特务问道:“组长,咱们不用跟车吗?”

其余人听到这话,全部死死看着小特务,眼神里满是杀气,恨不得将其嘴巴缝上,就显得你能是吧!

组长抬手给了他脑袋一下:“跟什么跟!这是报纸,不是钞票,难道还会有人抢劫不成,赶紧给我闭嘴。”

小特务有点不服气,摸着脑袋反驳道:“要是逆匪放火将报纸烧了怎么办?”

组长冷笑一声:“我倒是希望地下党这么做,这样咱们就有理由抓人了,你干这行才几天,服从命令就行,废什么话。”

说完,用脚踢了踢小特务的P股,带着人扬长而去。

不提委屈的小特务,运送报纸的车辆从报社离开后开向各自的目的地。

由于防空管制条令的限制,车灯无法使用,司机们全都瞪大眼睛看着路面防止撞到行人。

不止是《中央日报》,山城其它报纸也在相同时间,利用同样的流程把报纸运到发行点,再统一配送。

凌晨4点钟,各个发行点打开了大门,发行工作人员站在路边,等待着报纸的到来。

十多分钟后,距离《中央日报》最近的发行点最先迎来了卡车,一捆捆报纸从车上被扔到地上,随即又被拆分成100份或者200份一摞,由自行车或者人力运往销售点。

期间,会有专人负责审┴查报纸的内容,这是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最后一道程序。

一切确认无误,众多骑着自行车以及背着箩筐的运送人员启程了,他们熟练地在巷子中穿行,偶尔摁动车铃或者发出喊声,提醒过往行人留神。

临近天明,正是能见度最暗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在公路上飞驰。

骑车者嘴里哼着本地川剧,车架两侧挂着两个硕大、沉重的帆布袋。

当其行驶到一处弯道,路边突然蹿出两道身影拦在路中央,骑车者猛地一惊用力捏住手刹,自行车发出“滋啦”声停在原地。

“仙人板板!干啥子你们?”

骑车者单腿撑在地上,冲着对面两人破口大骂。

虽然山城现在到处是难民,治安混乱,但自恃身上没有钱财,车上没有贵重物品,自行车又打着公家的钢印,此人并不害怕遇到拦路的劫匪。

听到他的骂声,两個拦路者大步走到近前,撩起衣摆露出了乌黑锃亮的自来德手枪。

骑车者刷的一下高举双手,闭上双眼大喊:“兄弟伙,我啥子都没看见,要啥子东西你们自己动手。”

对面的两人也不跟他废话,一个扶枪警戒,另一个上前几步走到自行车旁边,打开帆布袋将里面的报纸都取了出来。

听着身后翻找物品的声音,骑车者猜测对方到底要干什么,难道现在连报纸都有人抢了吗,真是太不讲江湖道义了。

诡异的安静中,来人将打包好的报纸拆开,又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沓东西,一番操作之后将报纸恢复原样放回帆布袋。

紧接着,一个男人的声音缓缓响起:“你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都没碰到,不要搞小动作,我们有人盯着你,听到了吗?”

“听到了,兄弟伙走好。”骑车者毫不犹豫地回道,在这个世道讨饭吃,最重要的是管好嘴巴。

隔了十多秒,两个脚步声逐渐远去,周围恢复了安静。

骑车者睁开眼睛,看着空荡荡的公路松了口气,来不及多想,他跨上车就走,脚下踏板踩得跟风火轮似的,车后带起了一路烟尘。

至于看看帆布袋里少了什么?没必要,报纸是报社的,小命可是自己的。

拼命蹬了好一会,望着不远处的销售点,骑车者砰砰乱跳的心脏渐渐平息,赶紧又踩了几下踏板来到销售点旁,停车拿出报纸扔到地上快速离去。

销售点的工作人员也没在意,将报纸分发给等候多时的报童,大致说了说头条的内容便结束了今天的工作,此时天际已然露出了朝阳的红晕。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山城各地,数百个报童背着挎包活跃在山城的大街小巷,口中喊着招揽读者的吆喝声。

“卖报!卖报!”

“《中央日报》!”

“叛军被一网打尽,韦员长下令撤销编制!”

如此惊人的新闻吸引了很多人,不时有人停下脚步,叫来报童递出钞票买上一份着看个仔细。

一名教书先生模样的男子展开报纸,只见头版头条上赫然印着《国府军事韦员会关于解散西北江南部队的通电》、《国府军事韦员会发言人谈话》的标题。

“西北江南部队违抗军令,不遵调遣,自上月以来,在江南地区集中全军,蓄意扰乱战局,破坏抗日阵线,阴谋不轨,已非一日。”

“此等抗命叛变行为,逆迹昭彰,若不严行惩处,何以完成抗战之使命,着将其番号即刻撤销,军事主官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

“幸赖前方将士勠力用命,当地民众明辨忠奸,协助戡乱,而叛军官兵中多有深识大义者,不甘附逆纷纷投诚,果军定能平定叛乱。”

“当此全国抗战一致团结之际,竟发生此种叛变之事殊可痛心,中央军令必须贯彻,纲纪必须维持,方可争取抗战之最后胜利。”

教书先生一边看一边读,表情义愤填膺,日本人都快打到山城了,这帮异己份子还想叛变,实乃国家罪人。

但没等他念完,旁边一个读者也念起了报纸,只是内容与他的完全不同,或者说截然相反。

“江南部队英勇果敢,卓著勋劳,此次奉命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伤亡惨重。”

“此次围剿酝酿已久,目前的发展,不过是全国性突然袭击的开端而已,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隔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

“我们正式警告他们,放谨慎一点吧,这种火是不好玩的,仔细你们自己的脑袋。”

听到这些,教书先生连忙凑了过去看向对方手里的报纸,惊讶的发现这份《中央日报》的标题跟自己的不一样。

《地下党军事韦员会命令》、《地下党军事韦员会发言人对新铧报记者的谈话》、《江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抗日部队在向北移动中被敌寇重重包围》。

教书先生与看报者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满是疑惑和震惊,怎么会有两版《中央日报》,莫非是工作失误?

当果党当┴局发觉市面上出现了伪造的报纸,立即出动了军、警、宪、特人员上街收缴,但大批报纸已经冲破封锁。

仅仅半个小时,两份不同的《中央日报》便传开了,山城百姓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国府,一派支持西北,舆┴论变得混乱。

趁着国府乱作一团,多名地下党特工化妆后前往邮局,给欧美、东南亚各国重要人士和侨胞寄去了相关资料。

同时《新蜀报》、《新民报》、《大公报》等山城私营报社也迎来了西北办事处的主要领导,双方针对此事展开了讨论。

另外,办事处工作人员还拜访了英国驻华大使白龙度、红俄驻华大使和来民国访问的美国总┴统代表等人,当面介绍江南之事的真相。

(分析了下,之前被屏可能是有具体地名,下面就用江南吧)

山城的民┴主人士、在野党派的负责人收到消息后也奔走呼吁,认为在抗战时期,这种武力冲突是国家极大不幸的事情,将影响整个民族的命运。

由左重提议和主导的现代舆┴论战就像是一套组合拳砸在了某人和国府的脑门上,打得果党猝不及防,上下一片慌乱。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