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红人

字:
关灯 护眼
四红人 > 元末小盐王 > 第139章 风云变幻

第139章 风云变幻


  花厅内,几个刚刚屠杀完数千蒙古士兵的将领坐在右边,一股血腥之气直愣愣地往鼻子里钻,让厅内的气氛变得肃杀了起来。

  方国瑛,方礼和一众浙东使团坐在左边,豆大的汗珠从之前开始就没停地滚落。

  话还没说上两句,人就先杀了几千个,哪有这样谈判的啊……

  方礼心中暗暗想到,却不敢表露丝毫的不满,恭恭敬敬地等待着首座上的张士诚发言。

  “方国瑛!方礼!你们二人可知罪?!”

  突然,一声无比威严的声音从张士诚嘴中吼出,面向左侧的浙东使团。

  “臣等……有…有罪,臣等知罪。”

  “既然都知罪,俺也不和你这小丑多唠了。”

  张士诚提了提腿,目光平视方国瑛。

  “方国珍那老贼派你们来求和,开出了啥子条件?”

  方礼略微踌躇了一下,谨慎地说道:“回禀公爷…俺…俺们愿意奉上黄金千两,白银十万两,粮草五万石以向公爷谢罪!”

  斟酌着吐出了一段话之后,方礼抬起头看向张士诚。

  “哈哈哈哈!你这话好似放屁!”

  张士诚猛地一拍桌子,狠辣地盯着方礼。

  “千两黄金?十万白银?好富的土豪啊!”

  “三万松江百姓的性命,三县血流成河,你们就用这点东西来赎罪?!”

  “公爷……后续还有”

  方礼被张士诚的目光逼视,竟低下了头颅。

  张士诚冷笑了一声,朝着李伯升挥了挥手。

  “老李,你给这位方大公子念一下俺们的议和书。”

  “诺!”

  李伯升朝着张士诚点了点头,迈步站了出来,用洪亮的嗓门大声念道。

  “方国珍本为海寇,作恶东南沿海,近来竟投降鞑虏,联手杀害无辜百姓,占我汉家江山,本罪无可赦。”

  “但念时局未定,北鞑仍猖,吾列以下四条,予其改过机会。”

  “一,方国珍及时与元廷决裂,停止向北方运输粮草,并向江浙称臣。”

  “二,松江三县百姓,凡愿意迁居者,均不得阻拦。”

  “三,一月内筹集银二十万两,金三万两,交付江浙。”

  “四,凡是江浙方面的海船途经海域,方国珍船队均不得阻拦。”

  李伯升的声音在花厅内回荡,不知不觉中,方礼的绸衣已经湿透。

  他明显的感受到了四周的将领们灼灼的目光,彷佛只要张士诚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操刀冲杀过来。

  “方公子,你意下如何?”

  方礼思前想后,脑海中映出了打败了孛罗帖木儿四十万元军的江浙红巾,终究还是缓缓地吐出了几个字。

  “罪臣……没有异议……”

  ……

  庐州路,总管府。

  大胜过后的喜悦并没有在这里体现出多少,朱重八,徐达,周德兴,汤和四人围在一盏火烛前,显得有些鬼鬼祟祟。

  汤和最先开口了。

  “大哥,郭元帅的亲兵昨儿来传信了,说是要大大地重赏你,并且过几日会来接管庐州和这七万弟兄……”

  “大哥,当时俺们从濠州出来的时候,可是一个他郭元帅的兵儿都没有带,这七万人马,大多是俺们招来的弟兄啊!”

  周德兴为人老实,一听郭子兴要来平白无故的坐享其成,立刻急得跳了起来。

  “就这样全交给郭元帅,是不是太……”

  汤和,周德兴二人的话语清晰地进入了朱元璋的耳中,他摇了摇头,目光不知看向了何处。

  “俺们都受过元帅的恩德,这些人马可都是淮西子弟兵。”

  “他老人家要拿去,俺们能有啥子办法呢?”

  朱重八那黝黑的脸映照着烛火,折射出令人难以捉摸的光芒。

  他露出白白的牙齿,对着其他三人咧嘴笑了一下。

  像是在感慨,也像是在询问。

  虽说朱元璋是淮西儿郎的主心骨,但他终究还是别人的女婿,这支军队在名义上依然属于郭子兴统帅。

  可实际,就难以分清了……

  “俺可不管啥子郭元帅!反正大哥不发话,俺的军队可不交出去!”

  汤和大嘴一撇,将腰间的长刀放在了桌上。

  “汤大嘴,胡闹!”

  对于汤和这句几乎已经完全越矩的话语,朱重八只是淡淡地斥责了一句,紧接着就没了下文。

  从外头吹来的风将蜡烛的烛火飘摇了两下,四人的影子随着烛火移动,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

  一直都沉默着的徐达突然挪了挪身子,压低声音说道。

  “大哥,你说个法子,俺和俺手底下的弟兄们都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干。俺的两万,汤大嘴和三弟各一万五千,这五万人就是你的刀把子。”

  “你指哪……”

  徐达的声音更低了些,眼神不由自主地飘上了北面儿的濠州城,缓缓地吐出了最后几个字。

  “俺就打哪!”

  ……

  龙凤二年夏,当最后一丝寒冷从北方散去,元廷这艘腐朽不堪的大船即将坠落,中华大地的江山上,各路英雄豪杰,草莽奸贼沉沉浮浮,换了一个又一个。

  在南方,一代淮西霸主郭子兴在南下庐州的路途中遭到山贼袭杀,意外身亡。

  翌日,朱元璋在庐州举行了盛大的哭丧礼,紧接着领兵五万开进濠州城,正式入主淮西。

  江浙霸主张士诚向东暂时和方国珍签订了议和条约,向西承认朱元璋淮西新主的地位,向北继续支持毛贵经营山东,向南积极防御石抹厚孙的残余势力。

  四面的和平环境,在乱世的战火中极为难得。

  如此持续下去,无疑为江浙几省赢得了极其宝贵的修生养息的时间。

  位于湖广一带的徐寿辉趁着孛罗帖木儿大败的好时机一举收复了江西的大片领土,重新称霸长江中游。

  在北方,刘福通,关先生,毛贵等人趁着元廷粮食供应不上,围剿又屡战屡败,便兵分三路,从陕西,山东,河南同时向北发动进攻,打响了北伐的第一杆大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